讀者投書-藻礁與地質:現代公民應該有的素養

這是一張圖片

許樹坤(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院長)

這陣子大家為了藻礁公投吵得沸沸揚揚,其實很多事情是不能靠投票來表決的,就好像人要不要吃飯睡覺不是用公投就能決定的。然而現在是民主的時代,一切公眾事務應是以多數人為意見,因此只有對一件事情有真正了解,才不會指鹿為馬或眾口鑠金。

隨著人類工業的發展,過去確實造成了一些自然環境不可抹滅的傷害,許多人也認真討論人類的發展與自然的平衡。要幫助台灣突破兩難,絕不是靠演講比賽,只有大家平心靜氣相互尊重,真正瞭解桃園藻礁的緣由,才能提升“大家共同決定“的正確率。

作地質研究的人,對於時間的感受與一般人不同,在看待自然環境演變時是以較大尺度來看待,動輒千年、萬年、百萬年的演化觀點。我們在看待藻礁這個議題時也應該以長時間演變的觀點來思考,不能只看到現在,如此才能感受自然界事物自然的緣起緣滅。最明顯的演化例子,莫過於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的滅絕,恐龍活過中生代億年的地球時空,竟因為一顆隕石撞到地球,造成恐龍的滅絕。

如果當時有現在人類的科技或許答案會不一樣。這是為什麼最近美國太空總署(NASA)要試驗發射太空船去撞擊一個小行星,看如何能夠讓小行星偏離軌道,避免同樣的中生代大滅絕未來再度發生在地球上。相對於恐龍,那桃園外海藻礁這個”短暫“時空過客又是如何?我們能保護嗎?能的話又要怎麼保護?大家現在知道桃園藻礁形成於距今7600年左右,那大家知道他們是如何形成的嗎?又知道他們是否也會自然滅絕嗎?如果大家都不知道藻礁可能生生滅滅又如何能談保護?保護是要知道其所以然,然後採取保護措施才能叫保護。

從地球上次冰期大約18000年前以來全球海水面以大約每年1公分速率快速上升,直到8000年前左右海水面的上升才趨緩,8000年來海水面的上升速率大約每年0.3公分。桃園海岸地區的水位變動與全球水位變化差不多,也是8000年以來海水面變動趨緩,海水面每年上升約0.3公分,這樣相對穩定的海床才得以讓生物礁成功發展起來。另一方面,無論是珊瑚礁或是藻礁,生物礁一開始的發展都需要依附在較硬質的礫石上,無法依附在鬆散的沙子或泥土上發展。早期桃園台地的河流向西流帶來眾多的礫石堆積,這些礫石的分佈一路延伸到桃園近岸,往外海就逐漸減少。

近岸的礫石分佈正好提供一個優良的海洋環境,作為生物礁孕育的溫床。再者,珊瑚或藻類的生長需要陽光與營養鹽,因此到了外海深處自然就會滅亡,這也是爲什麼中油許多海域鑽井結果顯示生物礁層在近岸端有大約5公尺厚,可是往外海方向礁層就逐漸減薄,到外海水深約18公尺處就不見礁層的蹤影了。

桃園台地因為南邊地殼抬升較大,台地上的河流(古大漢溪)流路向東北偏移,最後造成3萬年前大漢溪被襲奪匯入淡水河。換句話說,現在不再一直有大量礫石經河流搬運向桃園外海輸送了,實際調查結果顯示現在在桃園岸邊平均有約20多公尺厚的礫石層,但這些堆積都是早期的產物,並且這個生物礁溫床的礫石層主要分佈在新屋區外海,而不是觀音區外海。這也是為什麼觀新藻礁(位於新屋區外海)有目前全台所見最壯觀、生態也最豐富的藻礁群。另外,全球氣候現在已經在"熱化",而不是“暖化”而已,因此海水面上升比以往更快,100年後平均海水面少說會再上升30公分。不但台灣許多沿海或低窪地區會受影響,需要有因應方案作韌性發展的措施,桃園藻礁也會面臨到全球熱化的影響,除了海水面快速上升,海水也會逐漸增溫和酸化,藻礁生態能否經得起快速環境變遷的考驗值得深思,如果放任不管藻礁可能只有自然滅絕的命運。

中油三接工程設計已經外推幾百公尺,對於近岸端的生物礁(或生態)發展其實已經影響不大。再者,桃園外海大量底部礫石層分佈主要是在新屋區外海,新屋海邊才是生物礁及生態可以真正綻放的天堂,但這還需要國家提供基金,提供較完善藻礁維護措施,才可能也才是真正在保護藻礁,而不是放著藻礁不管,否則最後藻礁只能像恐龍一樣隨著劇烈的自然環境變遷而消失!而且以地質的角度來看,消失的速度一定很快!


台灣新生報:https://reurl.cc/emb5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