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榮共好 中大與台科大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攜手合作
中央大學與台灣科技大學共同簽訂兩校大學社會實踐合作備忘錄,期許跨校一同為永續發展而努力。陳如枝攝
中央大學與台灣科技大學1月20日共同簽訂兩校大學社會實踐合作備忘錄,期許運用雙方專業的學術能量,連結彼此的實踐場域,將大學社會實踐透過共榮共好的方式,拓展至國際交流平台,讓學生有機會展現國際移動力,並用高等教育的力量解決在地需求,跨校一同為永續發展而努力!
簽約儀式由中央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孫煒與台灣科技大學副校長劉志成代表進行,另有中央大學大氣系王聖翔教授、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張午龍主任;臺灣科技大學鄧福宸副教授、明新科大產學營運長郭治平等共同參與見證。 中央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孫煒表示,教育部目前推動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中,國際連結類深耕型全國大專院校僅4件獲選通過,其中兩件為中央大學「桃海三生:形塑桃園海岸環境與人文發展永續共生」計畫和台灣科技大學所執行的「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
中央大學「桃海三生:形塑桃園海岸環境與人文發展永續共生」計畫,延伸永續桃園海岸環境與人文的成功經驗,帶至合作國際夥伴單位。並以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之「氣候行動」、「永續城市與社區」和「建立夥伴關係」推動計畫,推動國際空污PM2.5監測網、社會企業實習、全球客家文化振復等,其中「國際空污PM2.5監測網」,是培養學生應用專業學識主動研發適用於在地社區的環境偵測儀器-「空污燈」,透過不斷精進強化的空污燈,讓社區即時掌握環境空氣品質,而能做出相適應的防護措施。
台灣科技大學的「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以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之「潔淨飲用水與衛生」、「永續城市與社區」和「建立夥伴關係」推動計畫,透過學期中的授課、研習及訓練等,利用假期赴國內偏鄉改善基本生活環境,前進東南亞解決在地問題,幫印尼小學裝Wi-Fi、讓馬桶能自動沖水等,令參與國際師生團隊透過實作改善社區基礎設施,養成尊重多元、謙卑包容與關懷參與之態度,體會達成全球永續發展指標的挑戰,培育新一代優質工程師,達到「居住永續安全、學校永續教育、社區永續發展」。
兩校計畫今年將空污偵測設備推廣至宜蘭東澳偏鄉,應用在不同於台灣西部海岸環境及生活聚落。並使「國際空污PM2.5監測網」繼泰國、越南、孟加拉等國家參與後,進一步拓展到印尼的兩所夥伴大學,使亞洲空污監測防治更臻完備,以共同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教育部USR計畫中,國際連結類深耕型全國大專院校僅4件通過,其中2件為中央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所執行。陳如枝攝
台灣科技大學團隊參觀中央大學大氣系王聖翔教授實驗室,計畫今年一起將空污偵測設備推廣至宜蘭偏鄉。吳念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