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報考,多元選擇!
歡迎加入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聯招系所:地科系、太空系、應地所、水海所、太遙中心遙測科技碩士學位學程
簡章下載網址:https://cis.ncu.edu.tw/ExamRegister/
第一名 中大地科院學士班賴霆翊 (指導教授:鍾高陞老師)
佳作 地科系呂亭瑩 (指導教授:詹忠翰老師)
佳作 大氣系羅心琦/地科系王安十(指導教授:陳沛芫老師)
佳作 地科院學士班洪嘉笙 (指導教授:詹忠翰老師)
明日之星 土木系廖苰棋 (指導教授:董家鈞老師)
本院擬於112年10月21(六)舉辦大一親師座談會,邀請您來瞭解本院各系/學士班的教學及就業發展方向,並藉此機會交換寶貴意見。竭誠歡迎您的參加!
【時 間】112年10月21日9:30-15:00
【參加對象】大一學生家長/監護人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7Moavl
開課時間 : 2023/09/25 - 2023/11/03
報名網址: https://mooc.nthu.edu.tw/course/info/268
費用: 免費
近三年的新進人員,包含教師、研究人員以及博後皆可報名參加。
歡迎大地科領域的研究人員,報名參與:https://reurl.cc/LAyrZ9
預告中大新生入口網站『2023新生知訊網』http://ncufresh.ncu.edu.tw/
將於8月7日上線,IG/FB搜尋「新生知訊網」追蹤以獲取最新消息!
國立中央大學結合太空與生醫專業,今年9月創辦「太空國際生物醫學營隊」,帶領我國高中生認識醫藥研發用的蛋白質結晶結合微重力實驗概念與方法,提供跨領域學習太空科學和生物醫學機會,將學生製作的實驗晶體送上國際太空站,落實臺灣航太教育向下扎根的目標。
千百年來,人類希望預測地震之發生,以減少生命和財產的損失。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劉正彥教授團隊利用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和先進電離層探測儀AIP「太空魔方」,成功觀測到伊朗和伊拉克地震電離層時間與空間異常前兆,以及電離層暴全球效應,成功解開引發地震電離層前兆物理機制與電場之奧秘,成果刊載於新一期《地球物理學調查》(Surveys in Geophysics)國際頂尖期刊。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中央大學在北極科學探索的第三年,成立「碳封存暨台灣極地研究中心」,不僅為台灣找尋開發再生能源,更強化台灣與國際間,極地研究的合作關係,發揮{台灣在科學領域的}影響力。
消息來源:台視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jDyIe_neAA
9月11日開學的第一天,中央大學於羅家倫講堂舉行「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暨「台灣極地研究中心」揭牌典禮,吸引各界貴賓雲集。兩個嶄新的研究中心,以卓越的科學研究為基石,架構起官產學合作的橋樑。期許淨零碳排不只是做環保,更是經濟與產業的未來;極地研究不只是科學探索,更是科技外交之延伸!
中央大學今年新成立的「台灣極地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和國家海洋研究院的支持下迎來新的里程碑,八月由地球科學院院長許樹坤領軍下,積極尋找國際合作,深入全球最北端研究基地新奧勒松(Ny-Alesund),開啟國際學術交流的火花。希望將台灣的極地研究融入國際社會,強化台灣在極地科學領域之影響力!
遠征大半個地球,忍受極地酷寒之挑戰,中央大學2023年第一批北極探索隊已完成在波蘭哥白尼大學Kaffioyra野外極地研究站研究工作,帶回第一手寶貴研究資料。希望藉由跨國、跨域的研究合作,暸解地球複雜又脆弱的環境交互影響,尋找人類永續生存的明天。
時間:09/26(二)14:00
地點:S325 (科一館前棟三樓 S-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