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花蓮地震給台灣的新課題:海底斷層研究做好,預警、防災腳步才能跟上

1
2024年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後,中部橫貫公路受到地震重創,必須先封閉進行長時間修復。(攝影/楊子磊)

#403花蓮地震,一陣天搖地動打亂了台灣人的日常生活節奏,這起自921以來最大規模地震,當下位於北北基桃、高雄桃源、屏東九如等六地的民眾,實際震度已達4級、卻沒有收到 #國家級警報,這凸顯台灣地震研究的哪些未竟之處?

「只關注在陸地的孕震構造是不夠的,尤其東部外海出現規模6以上地震占台灣所有地震的70%,」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景國恩表示。

這起震央在海底的地震,讓海洋與地質學者都動起來。隔天中午,中央大學研究人員搭著漁船來到震央周圍,投下6顆可攜式海底地震儀,希望能「包住震央」,盡量回收餘震資料進行分析。國內研究船也首次在地震後第一時間啟動,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林玉詩帶領團隊,搭乘新海研3號研究船趁著海底尚未被泥沙覆蓋以前,進行海底地形觀測、地層剖面與底水分析等工作。專家學者希望在2025年即將出版的第三版台灣地震模型加入海底斷層,提升應對東部海域地震與海嘯的能力。

當 #海底斷層研究 繼續累積,預警的腳步也才更能把誤差稍微縮小。地震震央與震度的測量,主要概念是利用多個地震儀互相校正震央位置。換言之,如果震央的上下左右有三個地震儀,就可以三點定位快速找到震央;反之,當地震儀都集中在同一邊時,就算使用多個地震儀定位,仍會有一定的誤差出現,而這次403花蓮地震就是如此,這也是專家們認為需要在海底有多個地震儀的主因。

而中央氣象署自2007年提出的「台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計畫(Marine Cable Hosted Observatory,簡稱MACHO),又稱 #媽祖計畫」,是從宜蘭外海鋪設一條海底光纖,從陸地出海一圈後再回來。這條電纜上有數個地震儀與海嘯儀,藉此延伸我們只能設置在陸地的地震儀,盡量靠近琉球海溝可能發生地震的位置,愈早收到訊息,就能多爭取幾秒鐘的預警時間。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馬國鳳指出,面對地震的不確定性,科學家找到現階段共識十分重要,「 因為證據會愈來愈多,或者是有些我們本來存疑的地方逐漸釐清,所以台灣地震模型才會5年更新一次;學術研究有論文發表、有同儕審核過的結果我們才引用。我們用更有邏輯性的方式去評估危害解釋──它永遠有不確定性,但是我們用一個比較客觀、穩重的步伐去進行。